《安徽电视台》:我省“粮丰工程”实施三年成绩显著
文章来源: 未知
作者:未知
发布日期:2014-08-11
【导语】通过农业专家的攻关实验,安徽省“十二五”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以来,全省共增产稻谷、小麦17.3亿公斤,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1.85亿元。不仅有效维护了粮食安全,也为全省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。
【出镜】我现在是在巢湖市中垾镇的粮丰工程示范区 我身边的这两片水稻 它们在品种和土壤结构方面都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这边它采取了现代农业科技的种植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水稻的高度 还是从穗数或者穗粒数来看 都要明显优于以传统方式种植的水稻。
【正文】正在陪专家对自家水稻测产的农民叫杨立新,在今年出现干旱的情况下,杨立新家的水稻仍然保持了很好的长势,丰收已经在望,这让杨立新感到非常高兴。
【同期声字幕】巢湖市中垾镇建华村 杨立新
经过农业专家今年的测产 每亩增产比传统的种植增产300多斤 我今年种植有二十五六亩地 增产七 八千斤 产量增高了 在专家指导下 化肥农药方面成本降低了 产量增加了
【正文】粮食增产,成本下降主要得益于安徽省粮丰工程的实施,作为示范区内的农户,他家的水稻从育种一直到现在准备收获的阶段,都有农业技术人员给予全程指导。
【同期声字幕】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胡鹏
在种植技术这块,一个我们是合理安排播种期 合理规避七月底八月初的高温,第二 我们在示范区这块采取争取定量栽培 宽行栽种 利用它的通风透光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,同时我们做好“四情”调查 商情 病虫情 肥情 这方面的调查工作 然后实行统防统治。
【正文】有了良种良法配套,几年来,这片示范区的水稻一直保持着高产的态势。除了水稻种植以外,安徽省在小麦种植方面也采取了高产攻关计划,除了统一供应良种以外,栽种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管理等重要环节全部实现了现代化种植模式,有效实现了粮食稳产增产。
【同期声字幕】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 徐淙祥
我那是个低洼田 在2006年以前 小麦产量一般就在250公斤 500斤左右 高产田位也只是六七百斤 现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科学技术种植 都在千斤左右 高产田数达到1400多市斤
【正文】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是科技部联合农业部、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四部委,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(区)联合实施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科技支撑工程。安徽省是由省农科院牵头,整合全省所有涉农高校、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人员,对粮食持续丰产共性关键技术、技术集成转化与大面积应用示范进行了系统设计和部署。
【同期声字幕】安徽省粮丰工程首席专家 杨剑波
粮丰工程一共有三期项目 第一期项目是解决高产再高产 就是持续高产问题 主要是解决一些限制高产的限制因素,第二个课题是粮丰工程得大面积均衡增产 主要是解决大面积中低产田 如何使中低产田实现高产,第三个课题是解决肥水利用问题,如何在合理的运筹肥水的情况下 能够既不污染环境 又能使植物满足生长条件 实现解决低碳的生产。
【正文】2011年以来,粮丰工程项目组在全省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了16个专题102项次田间试验研究。在水稻高光效群体构建、稻麦肥水高效运筹等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突破。形成了12套具有区域特色的稻麦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。通过在安徽18个示范县开展集成技术示范,三年来共计实施示范面积3760万亩,实现了水稻平均亩产573.7公斤、小麦平均亩产505公斤,分别比工程实施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8.7%和18.4%。三年共增产稻谷、小麦17.3亿公斤,增加直接经济效益41.85亿元。全省粮丰工程示范区肥料综合利用率现在已经提高了10%以上,水资源使用量降低了10%左右,为安徽粮食实现连续多年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。